欢迎光临千脑汇 - 科技行业资讯网络汇聚平台 - 惟翔资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广州“青托工程”通过政策经费师承等支持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为科研“后浪”

2021-12-28 编辑:采编部 来源:互联网 
  导读:   青年科学家科学研究生涯的第一步最需要资源和平台支持。目前,许多人才政策将支持对象的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上,广州市科学协会“青年人才委托工程”(简称“青年委托工程”)不同......

  青年科学家科学研究生涯的第一步最需要资源和平台支持。目前,许多人才政策将支持对象的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上,广州市科学协会“青年人才委托工程”(简称“青年委托工程”)不同,该工程支持32岁以下的人才。在最近结束的2019广州青托工程中,入选工程的20名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经过2年的托举期,11人分别被选为国家、省部、市级人才计划,共发表了160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获得了省部级以上奖项10多项。

  由于“青托工程”,年轻、经验浅、有名但才能丰富的好苗子得到了“雪中送炭”的帮助,逐渐成长为科研的“后浪”。

  广州市科学协会青托项目参考中国科学协会实施青托项目经验,是推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也是国家、省、市人才计划的有益补充和有机联系。目的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年龄在32岁以下,提供有潜力的小人物,提供政策、经费、师承等支持,帮助他们成为学术领导人、产业科学技术领导人才。

  现在青年才俊辈出,青托工程应该如何选择前途无限的好苗子?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曾指出,获得博士学位5-10年是科研人员的困难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年科学技术人员需要选择领域,做站立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刚毕业的博士在科学研究生涯的初期,没有资源,没有经验,没有帮助。市科学协会一级调查员程志鹏通过研究现有政策,发现大部分政策支持的人才都在35岁以上,这些人才是副教授以上的职务,还是科学研究的中坚,拥有丰富的资源。

  相比之下,出茅庐的博士渴望科学研究的支持和帮助。青托工程将支持对象设定在32岁以下,每个支持对象在2年的支持期间获得10万元的资助。

  为了帮助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成长发展,中国科学协会从2015年开始实施青年人才支持工程项目,依靠专业实力强的全国学会推荐候选人。但是,地方科学协会缺乏类似资源,需要另辟蹊径。

  程志鹏向记者传达,青托工程的支持对象由科学协会团体会员公司推荐。因为经费是从科学协会微薄的学术交流经费中挤出来的。因此,目前支持对象数量和范围有限,重视广州战略支柱产业人才选拔。我们重视审查专家的专业性,向专家传达目标,以广州产业升级为中心选择人。程志鹏说。

  2019年4月,广州市科学协会正式启动了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托举工程。20名来自高校、科研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行业后起之秀从80多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在两年的委托期间,这些人才在科学研究能力、个人成果、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等方面显着提高。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晨扭博士从事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他在两年的托举期间,升为副研究生、硕士生领导,去年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去年12月,他在《NATURE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

  杨朝扭说,青托工程关注的科学家更年轻,这是宝贵的。科学家在博士毕业后,不能像以前那样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独立研究。

  在项目申请中,由于团队不够大,基础薄弱,我们与学科领导竞争没有优势。杨朝扭曲地说。青托工程支持青年科学家自己主持的项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扩大,申请更大的项目。因为青托,我的职务升级了,还有自己的小队伍。

  其实,蓝托工程带来的10万元资金并不多,对于青年科学家们来说更有价值的是蓝托工程带来的成长平台,以及从中获得科研业务的指导和科学思想的碰撞。

  青年人才申请青托工程初期,市科学协会要求每个人才找领导。在青托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市科学协会也召开了各种交流会,促进了领导和青年科学家的深入交流。

  来自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的张小锋博士在申请青托项目时,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克松当导师。之后,周克松院士参加了青托项目的交流活动,给了张小锋很多指导。近两年,张小锋从工程师晋升为工程师,被选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21年获得广东省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科学协会的支持和领导的指导使我的科学研究更加顺利。张小锋说。

  记者观察到,很多被选为青托工程的青年科学家都像发条一样,对人生有积极的态度,对未知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张小锋对记者说:被选为青托,增加了青年对科研事业的自信,自信比黄金更重要。

  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团队中活力的骨干力量。我们关注的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年龄在32岁以下,有潜力的小人物。这些青年科学家处于成长才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最痛苦、最容易放弃的阶段。因为他们在寻求创新,没有取得最终突破。

  广州市科学协会青托项目学习参考中国科学协会实施青托项目经验,是推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提供政策、经费、师承等支持,指导青年人才巩固职场入门期,建立事业定期,开辟创新黄金期。通过追踪2019年选拔委托的20名青年才俊,发现项目完成情况比预期好,中期检查结果都。

  下一步,我们积极与市人才协调,及时报告青托实施情况,努力正式将该工作列入市广聚英才计划。同时,进一步挖掘科技类社会组织、高中、企业、科研院的科技资源,为被委托人提供按需定制的内容,连接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科普大讲坛、国际学术会议之都和花城论坛等平台资源,为青年人才提供长链支持。

  广州市科学协会实施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是探索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工作。该项目在培养大量青年科技人才、建立广州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实现创新广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好苗早发现,需要重点支持。帮助人才在起步阶段成长,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青托充分发挥市科学协会对青年人才苗的发现推荐作用,依托市科学协会在基础学科和应用科学全领域的学术资源,可以根据需要定制,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青托所带来的支持和帮助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在经费、政策、工作等方面的支持,还可以创造更宽松的人才培养环境。

  未来蓝托工程可以在三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一是发挥科学协会组织资源优势,指导委托对象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及时协调处理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努力提高青托的质量效果。二是继续扩大托举范围和数量,形成适应广州市人才需求的规模效应。三是托举对象与所在单位及培养导师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共同推进,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效果,切实达到预期目的。


本文关键词:

本文为【广告】 文章出自:互联网,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千脑汇 - 科技行业资讯网络汇聚平台 - 惟翔资讯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Copyright @ 2012-2015 千脑汇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