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千脑汇 - 科技行业资讯网络汇聚平台 - 惟翔资讯
|
||
|
||
当肺炎盯上宝宝 预防感冒是关键2022-12-30 编辑:采编部 来源:互联网
导读: 立即到健康社区参与热门讨论 ......
立即到健康社区参与热门讨论 冬季是小儿肺炎的高发季节,尤以2岁以内的婴幼儿患肺炎较多。近来,随着儿童医院急诊室呼吸道感染患儿增多,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科主任医师王莹教授提醒广大父母,对冬季小儿感冒、发烧、咳嗽等要及时治疗、多加护理,以免拖成小儿肺炎。 致病原决定肺炎类型 刘女士,我发现5岁的儿子有点干咳,也没在意。谁知过了三四天,孩子越发咳嗽得厉害,吃了两天消炎药均不见效,有点发烧,还出现喘鸣、气急,连呼吸也困难。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儿子得的是支原体肺炎。请问,支原体肺炎和一般的肺炎有什么不同吗? 肺炎是指肺组织或肺实质发生的急性炎症。肺组织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的地方,因此一旦小儿得了肺炎,许多症状实际上都是缺氧的临床特征。小儿肺炎可以由物理性、化学性等非感染病因引起,如吸入性肺炎、过敏性肺炎,但主要还是由致病微生物所致,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立克次体性肺炎、霉菌性肺炎等等。不同的致病原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肺炎,下面举两个冬季常见的小儿肺炎类型。 类型1 易患年龄: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也叫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一般在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后2-3天出现干咳、低中度发热,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喘憋,2-3天后病情可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增快、胸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和鼻翼翕动,肺部听诊可有哮鸣音、呼气性喘鸣,有时伴呼吸音减弱。 护理要点,定时通风换气,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穿衣也要适量,不宜过厚或过薄;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且富有营养;对于发热的患儿可给予流质食物,如牛乳、米汤、蛋花汤、牛肉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给予患儿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蛋羹等;及时为患儿清除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且要防止黏稠痰堵塞及奶汁、药物呛入引起窒息;冬季尽量不把婴幼儿带到公共场所以及人多拥挤的地方活动。 类型2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显著、发热高低不一。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咯少量黏痰或黏液脓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可遗留咳嗽。 护理要点,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平时要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晒晒太阳,以增强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能力;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孩子受凉感冒;保证孩子的充足休息和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过度疲劳;在幼儿园、小学等公共场合过集体生活要注意卫生,多通风多消毒,一发现有孩子患有肺炎,应尽快让孩子在家休息,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不要带病上学,以免传染给别的孩子。 尽早识别小儿急性肺炎 杨女士,我的孩子经常感冒、发烧,我们总是担心会转化成急性肺炎。那么,有什么切实有效的方法可以判断小儿急性肺炎?它和感冒发烧到底有什么区别? 肺炎是一种下呼吸道的炎症性疾病,多以感冒症状起病。研究表明,90%以上的小儿肺炎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当前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温差变化大,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婴幼儿年龄小,机体抵抗能力差,寒冷容易诱发感冒,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损害气管、支气管直达肺组织,容易引起肺炎。大部分小儿每年都有4 6次急性呼吸道感染,但是否会转变成肺炎,关键在于家长能否正确观察小儿病情变化,识别肺炎症状,及时带孩子就医。如果能够对早期的上呼吸道感染予以重视,及时诊治,就一定可以有效地预防肺炎的发生。如果孩子真的患上了肺炎,家长也不必过分紧张,绝大部分肺炎患儿的预后良好,不会对今后的生长发育产生什么影响。 专家提醒3-4天之后发生,婴幼儿感冒后不会述说病情,因此大人应尽早识别相关症状。识别小儿急性肺炎,关键在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之外,再看看孩子是否胸部起伏较快、呼吸过分用力、嘴唇发紫等,如有相关症状,就可能已不仅仅是上呼吸道感染了。 世界卫生组织对小儿肺炎定义是、吸气性凹陷等征象。该定义不强调咳嗽、肺部罗音,但突出呼吸增快、吸气性凹陷这两个征象的必备性,有呼吸增快就很可能有肺炎,如同时伴有锁骨上、胸骨上下,尤其是下胸部肋间隙的吸气性凹陷则可能是重症肺炎,若再伴有口鼻唇周青紫就是极重型肺炎。实践证明,世界卫生组织的简易标准容易被患儿家长和医生掌握,使人们对小儿肺炎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关链接 呼吸道感染预防关键词 关键词1 前来就诊的肺炎患儿,有些与家中空调使用不当有关,如果长时间呆在空气混浊的空调房内易得呼吸道感染。冬季一些年轻父母将空调温度开得很高,不进行通风,孩子抵抗力较弱,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感冒。一旦感冒、发热,如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汗出不来,会导致体温不退,可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要每隔一两个小时通一次风;空调房间内温度切莫调得过高,以室内温度与自然界温度一般相差5℃-15℃为宜;有感冒患儿的房间最好不要开空调。 关键词2 每到冬季,由于天气变化大,忽冷忽热,再加上家庭成员间不注意相互预防,呼吸道感染一病一家子的情况很多。妻子几天前患了感冒,本来没当回事儿,以为吃点药就好了,可没想到刚满3岁的儿子也跟着流鼻涕、发烧、咳嗽,到医院一检查,说是患了肺炎。 专家提醒,感冒后很快可恢复,但如果不注意,传染给抵抗力弱的孩子,可使孩子得肺炎。家庭成员间应注意相互预防,以免反复呼吸道感染,避免与家里的感冒患者亲密接触,经常开窗通风。 关键词3 孩子感冒后,妈妈立即将之送到大医院就诊,经检查确定是普通感冒,医生开了些口服药物。但服药半日后因病情不见减轻,妈妈又送孩子去另一家医院。一天后孩子的病似乎更重了,再去医院检查时,发现孩子因为频繁出入医院而感染了流感病毒,造成了交叉感染的现象。 专家提醒,特别是轻微咳嗽、流涕,不要轻易去大医院,因为病患集中的地方,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最大,最容易使孩子发生交叉感染;感冒尽量不要采用静脉滴液,以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对孩子造成损害;易反复感染肺炎的患儿,在冬季来临之前可注射疫苗预防感染。(转载自《新闻午报》) 本文关键词: 本文为【广告】 文章出自:互联网,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上一篇:四种类型孩子的引导方法
|
||
|